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日本人把他接到大使馆,后来选了个吉日,1925年2月23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把他送到天津,住进了日租界宫岛街的张园(今鞍山道与山西路口)。
考察团一行考察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俄国共八个国家,於当年7月回国。固定翼飞机是1903年诞生的,第一个中国人飞行员冯如是1909年试飞成功的,涛贝勒1910年就考察法国的飞机,多潮啊,只可惜这一切都没转化为中国的生产力。
载沣是晚清最尊贵的王爷,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光绪皇帝的弟弟,慈禧太后的外甥。为此,慈禧太后死后就把大清国交到了他的手上。可惜大清国已经病入膏肓,加上他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清朝也就灭亡了。虽然他做了亡国的摄政王,但他并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晚清贵族。
福州马尾官街行记到福州开会,老友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听说我到马尾,便讲那里的“官街”必须去看一看——“否则你会后悔的”。在我心里,到马尾去看的首先是福州船政局的历史遗迹,邓世昌、刘步蟾们读书的地方。
1910年,德国彼得保罗大教堂前,末代王爷、溥仪的七叔载涛到访于此后,在这里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当时年仅只有23岁的末代王爷载沣在人群中位居C位,他一身戎装,精气神十足,身上所散发出的压迫感,让他四周的那些身材臃肿、胡子拉碴的欧洲军人都黯然失色!
开平煤矿被英国人骗占既成事实两年多以后,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发现问题冒出头来: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 ,袁世凯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详细说明了中、英双方关于开平矿权的“龙旗事件”来龙去脉,指出张翼与英国人签的《移交约》,让中国丢掉了开平煤矿和大面积土地。
醇亲王载沣,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潢贵胄,这个年轻人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承袭其父老醇王奕譞的爵位而成为醇王府第二代主人的。作为皇上的亲弟弟,醇王载沣的仕途是一路通达的。不过,这个年轻人在大清政坛崭露头角是在庚子年那场国殇之后,与大清的国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