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不过年。在陕西,社火与春节紧密相关,没有社火的春节仿佛缺少了灵魂。新春时节,万象更新,大街小巷弥漫着新年气息。锣鼓声响起、社火表演拉开序幕的那一刻,新春的氛围被推向高潮。
1月21日,铜川市耀州区南街村锣鼓队在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中表演。本报记者 王志辉摄1月20日,大荔县段家镇坊镇村,村民在准备正月闹社火的道具。本报记者 陈宏江摄陇州社火表演(资料照片)。 陇县宣传部供图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不过年。
2016年春节期间,杨凌将安排40场文化惠民活动欢庆春节。目前,庆新春活动已拉开帷幕。今年的春节文体活动采取城区集中活动与镇(办)、村(社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其中,杨陵区集中活动共有13场,镇(办)、村(社区)活动共有27场,可满足不同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小年,2025年“长安灯会”也将在这一天亮灯。陕西各大年货市集红火热闹,春节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烈。随着春节申遗成功,春节旅游中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成为热门选择。陕西拥有许多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花灯、年节社火、庙会等。
6月19日下午,杨凌示范区温馨社区群众艺术团演播室笙笛并发,管乐悠扬,秦腔“易俗风格”代表演奏家陈百甫正耐心地给乐队和演员指导秦腔演奏、演唱技术。写曲谱、示范、讲解,陈百甫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着秦腔乐队演奏要领。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百节年为首。春节期间,在杨凌揉谷镇田西村,红彤彤的灯笼挂满枝头,赏秦腔、看马戏、逛大集,昔日的小村庄变身年味浓郁的“景区”,游客纷纷在这里“打卡”,体验浓浓的新春味道,满满的春节仪式感里,既承载着收获的喜悦,又饱含着奋进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