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这首《虞美人 听雨》是蒋捷的代表作,每次我一读这首著名词作时总是很伤感,人生三个阶段中的辛酸百味,在其中得到了最精炼的提升,它不仅有很强烈的画面感,而且场景独特精典,满满地无奈透过这风声雨声,直把人心底的那层最不愿让人捅穿的一张薄纸,在浸骨的寒气中淋了个透湿,随风无踪。
历代文人对雨的描写也是丰富多样,每位文人都有独特的文风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重元在《忆王孙》中则描绘了“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情景。今天我们来聊聊南宋词人蒋捷和他的《虞美人·听雨》。
导语蒋捷出生于1245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胜欲,号竹山。1274年,蒋捷考中进士,因为他的《一翦梅》中有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被人称为“樱桃进士”。1276年,南宋灭亡,蒋捷不愿为元朝效力,开始流寓江浙一带,过着清客的生活。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说一下历史上三个身份非常特殊的人各写的一句恐惧的诗词。第一个呢,就是宋朝的蒋捷。蒋捷身份的特殊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他考中了状元,国家没了。就是他这个状元辛辛苦苦的考上了状元,国家灭亡了,悲催吧,他恐惧地写了一句词,流光容易把人 抛。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道:“我常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字来概括,叫‘陵谷山原’。”并有“三陵”“二谷”“四山”“一原”的说法。那么,小编试问大家,倘若真按地理名词来归纳古代著名诗人的字号,你知道多少呢?这里小编精心作了一番收集、整理,大家不妨来看看吧。
屡试不第的陈人杰写了31首《沁园春》,不到26岁便与世长辞,是南宋词坛最短寿的词人之一。随着宋蒙战争局势每况愈下,这位年轻词人的作品充满时局的紧迫感,痛斥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说出黎民百姓想说而未说出的话: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