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1792年,五艘装满了各种礼品的英国使船,从朴次茅斯港出发。他的目的地正是中国。当时的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野心勃勃的他,把目光看向了富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在位的是乾隆,这年正赶上乾隆的80大寿。
18世纪末期,英国国王收到了来自东亚地区的一封手写信,满篇皆是文言。不难看出,写信给国王的,是一个学习四书五经之人。这个人,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创造康雍乾盛世的最后一名帝王:乾隆皇帝。这封信当真是乾隆皇帝所写,他为何要写信给英国国王,又写了些什么呢?
清史专家曾这样评价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武功文治,堪称极盛,于时海宇清宴,民物雍熙。然而,乾隆帝又是一个矛盾体,尽管他统治期间的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创造了历史纪录,但他的盲目自大以及封闭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近代以来百余年的衰弱,但鲜有人知的是,乾隆皇帝曾接受过英国使团的来访。1792年9月,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包括副使斯当东、书记员巴戎等七百多人的大批随行人员,乘坐狮子号等三艘大船,从英国港口出发,前往中国。
乾隆在位期间,通过治理西藏、巩固新疆、修建浙江海塘、编纂诗文典籍等方法,不仅让清王朝延续了父辈的烽火,还使清王朝上下呈现了一片繁荣盛景,可谓是风调雨顺,水到渠成,可这样昌盛的王朝最后却落后于其他国家整整百年!
1公元1793年,由马戛尔尼为团长率领的一支700多人的英国使团,来到了中国。他们以给83岁的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了国书。使团带着国王的意愿请求开展通商合作,乾隆皇帝完全拒绝,并写了一封亲笔信带给英国国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刚刚去世,乾隆皇帝1793年10月7日给英女王的信,现存大英博物馆,请问收信的是伊丽莎白二世的什么人?原文如下: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物,⽤将忱悃。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物,⽤将忱悃。朕披阅表⽂,词意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