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日前,科大讯飞在其业绩说明会上公布,公司2024年的预计利润将优于2023年。董事长刘庆峰对此表示乐观。4月25日,受此消息影响,科大讯飞股价小幅上扬后又下挫。此前,由于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的显著差异,科大讯飞股价也呈总体下挫状态。
事实上,本月以来,科大讯飞的股价一改颓势,上演绝地大反击。上年业绩近乎零增长,对此科大讯飞方面解释称,2022年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商汤等金融资产因股价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约 5.87 亿元,是导致其预计归母净利润大幅下跌的主要影响因素。
2008年上市以来,净利润仅有一次出现季度亏损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科大讯飞”,002230.SZ),在一季度再度由盈转亏。4月20日晚,科大讯飞披露的一季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8.88亿元,同比下滑17.64%;净亏损5789.
一直以来,科大讯飞基于对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司法的丰富实践、深刻理解和前瞻思考,在安全自主可控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深化社会治理,助力司法改革”为指导,面向政务、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政法委等提供行业级综合解决方案,努力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得到公平正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司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公司承建有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近年来人工智能龙头科大讯飞,似乎出现了一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2014年以后,科大讯飞营收增速明显高于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维持在30%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15%,甚至在2017年三季度出现下滑。2017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营业收入为33.87亿元,同比增加58.
就3月底发布的年报来看,科大讯飞2017年的成绩单并不那么让人满意。业绩增长戛然而止,54.45亿元的营收仅有4.35亿元的净利润,创下上市以来首个负增长。尽管在年报中,科大讯飞将“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归于非经常性损益作祟,但仍难打消市场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