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声号响,催醒了沉睡的军营大院,晚上的最后一声号音,让喧闹的军营,即刻变得寂静无声⋯⋯。1978年12月,部队离开了驻防10年的,贵州安顺市区北兵营大院,奔赴云南省马关县中越边境,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今晚,让我们一起聆听《一声军号,一声追随》。老爷子告诉我:“当年我们打仗那会儿,部队没有几样通讯器材,军号就是通信工具,号手就是通信兵,每个连配一个司号员,团里的司号长是排级干部,师里的司号长是连级干部。
连日来,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一批司号员集训开训,作为首批集训队员,每一名都是精挑细选的基层战斗骨干。同时,气息、长音、吐音、连音训练是集训队员每天的必修课,喉咙疼痛、腮帮子红肿、满脸通红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准司号员们依然热情高涨,有信心有决心扛起“冲锋”重任,声声号音在营区里久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