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民国历史的朋友一定都会知道,在民国有一位名叫林徽因的奇女子,她被很多人称为是民国第一杰出女性。民国时期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在帝国列强的干预和操纵之下,国内连年战乱不断百姓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社会总是不公平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徐志摩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才子,而林徽因在当时更是非常有名的天才少女,虽然两人相遇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有了婚配,但是自从遇到了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徐志摩便几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甚至表示自己会放弃现有的婚姻,尽快的与林徽因重婚,但是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毕竟对于林徽因来说,从骨子里还是比较的有一种傲气的可能,也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之下的徐志摩。
1924年4月12日上午10点,一艘轮船缓缓驶入上海汇山码头。早早等候在这里的人们终于见到了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人——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此次来华,是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热情邀请。中国学界引为盛事,并给出了高规格的接待标准。
引言:“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出自林徽因的《请愿》。林徽因是一位集优雅、才情、智慧、傲岸与一体的奇女子,她笔下的诗作如溪水一般柔和,潺潺流过却渗透人心;又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缓缓投射照亮人的心房。
您好!欢迎订阅“自然教养”,本媒体账号原创分享有关自然养育、自然教育、自然生活的理念。由在出版社、媒体工作十余年的资深编辑淏淏妈妈打理。您在微信公众号“自然教养”也可以找到我。文/淏淏妈妈哪一种文字最具穿透力、可以直达心灵?我想那一定是诗歌。
公元270年2月14日,一个名叫瓦伦丁的罗马圣教徒在临刑之前,给他的恋人——典狱长的女儿留下了一封情书。在情书之中,瓦伦丁一方面申明自己是无罪的,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恋人深深的不舍与眷恋。1000多年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对生离死别的恋人,就将每一年的2月14日命为“情人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4月12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100年前的今天,一位从印度远道而来的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这天,即将64岁的泰戈尔受梁启超、蔡元培邀请,乘坐“埃塞俄比亚号”客轮抵达上海港,开启长达40多天的中国行。
前不久,笔者来到长沙图书馆,聆听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曾琼所作的以《从老子到冰心——泰戈尔与中国文人的跨时空对话》为题的讲座,看到了两国文化交流互鉴,演绎了一个个文坛佳话,希望文化交流之花盛开,中印友谊之树常青。
公元1985年5月15日。北纬28°14′-29°30′,东经118°01′-119°20′。一个特殊的时空交叉点,定格在衢州。这一天,国务院批复衢州升格为地级市。北纬30°是一条神秘的纬线,它的两侧集中了世界上一批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未解的文明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