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的几十年香港电影中,有太多的人留下过浓重的一笔,这里面不仅有正面角色,更有反面角色,甚至某些时刻反派角色的高光要盖过正面角色,那些把主角压制的体无完肤、毫无脾气的人,都是在反派这个领域做到了顶峰的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承载了我们青春时期太多的记忆,那时候为了跟时髦,大多数情书里面都会有这么一句。这首诗歌的作者徐志摩,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我们那时候的偶像。
演反派虽然不受观众喜欢,也不容易接到广告代言,但是却很容易接到电影邀约,演多了坏人,反而轻车熟路,不用研究角色性格。所以在演艺圈有很多专业反派,只要他们一出场,观众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其中就有这么四位被称为“四大恶人”。
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从表面就能看出的,所以金老先生在写小说时就格外具有水准,其中不乏有很多讽刺,号称恶人的往往并非真正的恶人,反倒是一些号称名门正派,喜欢打着正义的幌子才是真正的恶人。
香港电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慢慢的崛起,带来了一部又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1955年,成奎安出生于香港,因为家境贫寒,13岁时就被哥哥带到邵氏电影厂,那时候的成奎安在摄影组做小工、临时演员等等,做了一段时间,成奎安觉得没什么前途就不干了。
香港电影自上个八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以来,诞生了一大批演员,有些凭借自身天赋和后天努力成为片酬几百万的天王巨星,还有一些限于自身条件只能做反派,时间一长随着香港电影逐渐工业化,甚至发展出四位以演反派为主的香港演员,他们扮演的反派角色虽然性格特点不一样,但浑身上下无不散发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他们分别是:何家驹,成奎安,黄光亮,李兆基。那时候香港有一句话“印报纸好过印银纸”。他们四人每一个都有着黑暗的经历但同时也是一部励志剧,见证了当时香港电影的辉煌每一个人努力都会成为影星,同时也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