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19—22岁男生身高分别增加0.52 cm、1.26 cm、1.69 cm、0.95 cm和0.81 cm,体重增加0.61 kg、1.73 kg、2.52 kg、2.52 kg和2.86 kg,胸围增加0.53 cm、1.01 cm、0.99 cm、0.82 cm和1.54 cm。
中国教育部3日发布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6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各年龄段优良率较之2014年均呈上升趋势,其以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大学生则整体下滑。
今年9月份,教育部召开第五场金秋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介绍,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于2019年启动,该调研共计面向大中小学生374257人,且完成了分层随机整群抽取。
中国网财经12月31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良的比例为55.1%,比2021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操场上,学生和着《孔子曰》的古风音乐,挥舞着手中的七彩跳绳;“一、二,一、二……”拔河比赛绳子两端的同学们拼尽全力;攀爬架前,围满了跃跃欲试、准备运动的攀爬小健将……北京市各中小学各展所长,校园里涌动着浓厚的体育氛围。
燃情赛场暖冬日,跃动青春向未来。连日来,我省举办多场体育赛事,全面助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选手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比赛也为全省“冬季三项”项目储备后备人才,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效果。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并设立了对主要任务目标的具体考核要求,包括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个小时,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就业和生活,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研究,了解到学生的体能素养变化趋势,教育部门针对健康水平检测需求,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健康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