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11月6日,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街道三角桥社区、闸桥社区主办的“悦读立冬节气 传承民俗文化”暨立冬文艺演出活动在南通植物园举行。活动在闸桥社区老年大学电吹管班演奏的《喀秋莎》悠扬的旋律中拉开帷幕。
2月2日,“灵蛇呈瑞 喜乐新春”2025南通州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在南大街商圈盛大举行。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崇川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主办,市文化馆、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各县(市、区)文广旅局、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承办。
2月19日是今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2月21日则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2月19日下午,南通“少年行”小记者们在城山社区喜洋洋舞龙队带领下,以舞龙的方式,喜迎二月二龙抬头民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小记者们欢欣鼓舞地观摩舞龙队爷爷奶奶们精彩的表演。
在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5月31日下午,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明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中共如东县委宣传部、如东县栟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江苏东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如东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如东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 民俗文化示范观摩活动在江苏如东县栟茶古镇“粽”情启幕。
【来源:江苏省体育局_体总在线】1月4日-5日,由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员会、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承办、相关区级体育协会及民间组织协办的2025年南通市通州区迎新年民俗文化·全民健身游园会之庆元旦体育赛事活动在通州区一河两岸体育公园内举行。
春节期间,南通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给广大市民送上新春文化大餐。舞龙舞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赏民俗、过大年。大年初一,在海安,以“欢乐中国年 龙狮贺新春”为主题的民俗表演巡游活动,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1月31日(正月初三),南通市如东县城主城区热闹非凡,2025如东新春民俗巡游表演在这里激情上演。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狂欢,更是如东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现场气氛热烈,年味十足。
原标题:江苏南通:新春民俗巡游精彩纷呈2024年2月14日,南通新春民俗巡游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大街举行。海安花鼓、如皋木偶、如东跳马伕、海门山歌等本地特色非遗、民俗、民间歌舞组成方阵,全方位展现江海文化的魅力,让市民游客在欢声笑语中,尽享民俗文化盛宴。
2025年新春佳节是“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传承好发展好“春节”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南通在春节期间特别定制策划“金蛇献瑞乐通城”新春民俗巡游活动,2月2日(正月初五)在南大街商圈热闹启动,奏响节日欢歌。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 文/摄)2月6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喜迎龙年春节,南通文旅系统以“江海有情 南通有请——龙腾江海过大年”为主题,精心策划组织了200多项氛围浓、体验强、年味足的系列文旅活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拉动消费,打响“南通好
央视网消息:2月3日是大年初六,也恰好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各地举行热闹喜庆的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浓浓的年味。北京:“鞭打春牛”迎佳节3日上午,北京古观象台举行了传统的“鞭打春牛”民俗活动,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人间烟火处,辞旧迎新时。每到春节,人们都会向往家乡那浓浓的“年味”。在“江海之城”南通,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与自然底蕴深厚。岁月流转,在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同时,这片充满魅力的鱼米之乡也延续了自身丰富而独特的民情风俗。充满“年味”的春节怎么过?南通人有自己的“仪式感”。
2月2日,“灵蛇呈瑞 喜乐新春”2025江苏省南通市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在南大街商圈举行。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体育局、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主办,安顺市作为合作友好城市受邀参加巡游。
春节,这一深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荣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今年春节的欢庆活动赋予了非凡意义。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营造浓郁热烈的节日氛围。
南通剪纸历史悠久,从青墩文化系列流传至今,家谱剪纸有据可证的,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南通剪纸在剪纸行业出类拔萃,并成为中国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主要在于其作品玲珑秀丽,线条清秀流畅,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