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是最近非常火的一个概念了,就算你不知道他具体是什么,但是你也一定听说过这个名词。这篇文章我们站在工程师的角度来谈一谈什么是Web 3.0,为什么他广受争议,他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作为普通研发者,我们能在这里面做些什么呢?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火,下一代互联网即将到来,也成了互联网前沿热议的话题,12月9日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上,共和党议员Patrick McHenry甚至宣称,要调整现有的监管规则,以确保Web3革命发生在美国。
编辑导语:想必很多人对于Web3.0的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Web3.0也在不断发展中,本篇文章作者将带你读懂Web3.0 与中国Web3.0趋势,从多个方面讲述了有关Web3.0的内容与各方面的联系等,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首先Web1.0/2.0在中心化的网络中帮助了数十亿网民使用了万维网,并且创建了稳定的、健康的网络基础设施,其本质就是被大型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形成了垄断,那么web3.0恰恰相反是去中心化组成的网络世界。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于Web3.0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我的看法比较直接,Web3.0延续了互联网的自治、互联精神,更为持续地将我们的生活搬迁到网上,也就是所谓的“元宇宙”。Web1.
关于Web时代这个提法,Web1.0的中心思想是“阅览信息”,Web2.0的中心思想是“用户互动”,Web3.0的中心思想是“个体拥有”。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要不要发力Web3.0不是能力问题,而可能是方向选择的问题。
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正处在Web2.0向Web3.0演进的重要时点。在Web1.0问世前夕的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出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大力建设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从而获得Web1.0和Web2.0的全球领导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 | 北京报道399元的虚拟时装,4万元的微信头像,高达30万元的数字音乐作品……Web3.0里的创作者经济从国外一路火到了国内。不管是画作、音乐,还是时装、网文都纷纷“上链”,小红书、微博、B站等也推出了相应的售卖平台。
导语:在未来高度数字化的世界里,只有发展WEB3.0,才能真正走向万物互联。10月13日下午,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香港财华社协办的财华智库“双循环时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龙第十五期于线上举办,特别邀请香港WEB3.0协会副会长、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包宇分享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