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的胜利,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迎来了新中国黎明的曙光。以纪念辽沈战役的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完整的历史,史诗般全面反映了辽沈战役的整个过程。公园内有胜利之门、纪念塔、烈士墙、纪念馆等。
在打淮海战役的时候,平津战役就已经在筹备当中了,如果仅就华北地区国共双方的兵力而言,我方还没有达到可以与国民党决战的实力,但是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野战军入关成为可能,如果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入关,华北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实力将会发生转变。
四野从入关的11万人到出关时的百万大军,发展速度不可谓不惊人,但我党在东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可以说是历尽坎坷,特别是在1946年底,一度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而改变这一困境的却是一位不以军事见长的政治家,他就是陈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种种原因,这张照片一直鲜为世人所见,因为罕见,更为珍贵。这张照片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照片中林总和聂总是当时这些人里职务最高的,俩人却站在了边上,把中间的位置让给了罗荣桓政委,这也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融洽关系和高风亮节。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向国民党军发起决战,只用52天就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林彪率领百万大军长驱入关,彻底改变了国内战场的形势,东北战役,亦成为国共内战的转折点,三年苦战,雪白血红,一支当初匆忙拼凑起来,人数不足十万的部队,为何竟能于屡败屡战中绝处逢生,最终反败为胜呢?
而在东北解放战争中,1948年的秋天总让人津津乐道,东北野战军向国民党东北守军发起决战,只用了50多天时间,就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彻底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国民党精锐全军覆没,随即林彪率领百万大军浩荡入关,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态势,新中国的曙光从东北冉冉升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沈战役纪念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阐释“解放战争转折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辽沈战役纪念馆特举办“迎接曙光——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电报手稿专题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