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女士周末开老公的车去省城4S店做保养,电话咨询4S店“车子高速开到 “300码”时感觉方向盘有轻微抖动,”4S店客服提醒请姚女士降低车速,请进店检查。 到4S店后,维修接待确认当次保养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后,与姚女士确认电话中反应的高速行驶时方向盘轻微抖动问题。
如今马路上的汽车数量在与日俱增,随着车辆的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因此马路上也增加了很多摄像头,用来拍摄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其中超速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很多驾驶员比较追求刺激感,因此在开车的时候开得非常快。当遇到限速标志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碰撞。
大家在上小学的时候都做过应用题。经典人物小明经常会我们一辆车以多少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跑,然后怎么怎么样的问题。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速度是有一个单位的。尤其是用在汽车上边的单位特别多。比方公里、迈、码等等。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使用这些单位呢?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使用的单位标准都不一样。
经常在论坛里看到朋友们爆“豆”,说什么车子开到80迈就开始出现抖动啊,异响啊等等等,今天我们先不谈车子本身的问题,咱就先说说“迈”、“码”、“公里/小时”之间的关系。早在09年,杭州交警在通报事故时说“ 70码/小时”,引起群众一阵唏嘘。70码也一度成为了网络热词…….
虽然我们在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我的车跑了130迈”、“回家路上不堵,内环跑到了100码的时速”之类的说法,但是这样对速度的叫法真的对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表达时速呢?我国采用的时速单位是公制单位,所以在咱们国家,速度的正确单位和叫法是千米(公里)/每小时,英文简写为Km/h。
我们常说跑了多少码跑了多少迈,它们表达的是同一意思吗?首先可以很明确告诉你不是,而且差别很大。首先迈的叫法是从英语音译而来(mile),其次我们知道1英里大约为1.6千米,也就是说我我跑了90迈/h实际上是等于90*1.6=144km/h。那我们通常所说的“码”又是什么意思呢?
2月27日,“上海到北京仅需2.5小时”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消息称,时速450公里的高铁即将在2025年投用。届时,京沪之间高铁仅需2.5小时即可到达。如果京沪两地间实现2.5小时到达,需要全时间以时速450公里运行。
很多车友在都一些网络文章或者报纸信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混淆的一些词语单位。就以汽车的速度来说,大家车友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三个单位“码”“迈”“公里/时”。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是一个意思,都是每小时多少公里。但车君要告诉你,这是完全错的。
在赛道狂飙时,总会感觉速度表显示的数会有问题,因为上面显示的时速120会比平时要快。停好车你仔细看才会发现你的这辆车的速度数可能确实有问题,用的可能是“迈/小时”(MPH)为单位的,而不是我国通用的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