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校长、老师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该怎么构建家校关系,才能在孩子身上产生效果?我的回答都是,你们可能发错力了。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尤其是师生关系,它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最敏感指标之一。也就是说,家校关系再如何构建,也抵不上师生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近日,北京大学高数老师楚健春的一段结课寄语在社交媒体火爆出圈:“与大家相遇,是健春的运气!”这段温暖的话语打破了以往人们对高数课堂的理性、逻辑、深奥等刻板印象,也生动诠释了何为健康融洽的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赢得大家点赞。
自2023年9月开学后,发生了若干起学生伤害事件,我们除感到痛心外,还应该反思我们的规则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在一些网民看来,学生在学校出事,责任就在学校,这也给学校工作敲响了警钟,学校需认真研究,处理好师生关系,减少师生之间的“对抗”。
教学改革的不断落实使高校教师逐渐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在不断落实教育革新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开始注重构建师生友好关系,通过改善师生课堂地位,加强师生有效沟通交流等形式为学生打造更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编者按: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每一位教师都怀揣初心,肩负师爱,成就着学生的成长,丰富着教育的内涵。为了展现徐汇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区融媒体中心与区教育局合作,开设了“汇良师”专栏。在这个专栏中,每一个故事都映射出教师的责任与情怀,折射出教育事业中不懈的追求与奉献。
【阅读提示】90后导师登场:在大学校园“重塑”师生关系光明网评论员:92年的导师,98年的学生,“学生管我叫哥,我叫他们宝子”……近年来,“90后博导”“95后大学老师”等青年教师开始在各个大学崭露头角。有媒体就关注到大学教师年轻化的问题,并就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作出报道。
“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勤奋为人,低调处事。”恩师周一贯14岁投身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如今89岁高龄,依旧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光。作为他的弟子,我何其有幸,一直能够近距离学习周一贯老师为人处世的精髓。这要从31年前的那个秋天说起。当时,周老师在浙江省教坛新秀培训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