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7搞出来一个大动作,说西方国家要搞自己主导的全球大基建。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这件事首先说明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对的。14年我们搞一带一路的时候,很多人说风凉话,什么投了这么多钱,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修路有什么用?你看这个地方一直都没有铁路,没有港口是有原因的。
当地时间3月31日早晨,美国总统拜登在其2019年总统竞选的始发地、传统工业重镇匹兹堡发表演讲,宣布了逾2万亿美元的基建和经济复苏计划,为拜登-哈里斯政府“重建更美好未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重建美国老化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
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疫情的逐步控制,基建投资稳步增长,地产需求修复,投资有望迎来拐点。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商,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核心城市布局了多个园区,为1.7万多家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投资意愿了解甚深。
大基建,一直说是国之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不是盖盖房子修修路,就能把经济提起来?其实不只是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基建,日本美国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么干的,比如日本,自 1991年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有过三次最典型的大基建投资,第一次是1991 年泡沫刚破的时候,日本政府为了稳定经济,从1992年3月到1999年11月,日本累计推出过11次刺激经济回升的对策。
你也许会好奇:明明中国距离这里更近,为何却让印度捷足先登了呢?赛代斯就写道:“想从陆地上抄近道,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的三角洲都背靠崎岖不平、不宜居住的内陆,有时还会被热带植被挡住去路。
同样是严重低估,价格合理,坐拥豪门背景,虽然建筑施工企业负债较多,但国字号企业从来没有资金断链问题,承接的都是重大工程项目,回钱绝对有保证,而且利率下行预期明显,这也是其业绩超越预期,甚至超越水泥的重要原因。
上个月底在深圳和读者见面时,有人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一直拿印度和中国比较,说中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大政府,所以更适合搞大基建,因为有了大基建,工业化就更容易,但你又说美国以前也是基建狂魔,为什么美国这样的小政府基建也能做得这么好?
9月18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盘初小幅冲高后一度回落翻绿,受科技类板块早盘低迷拖累,创业板指开盘拉升后亦跳水回落。不过,市场午后出现反弹,水泥、基建、钢铁等板块持续走强,上证50指数盘中涨近2.5%,带动沪指大涨,尾盘冲击2700点。创业板指亦上演“V型”反弹,午后涨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