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体验到“语言焦虑”,就因为放假回家这一趟。我有个大学生朋友,放假回家第一天闹了个“大笑话”。一进家门太激动没控制住,张嘴一句标准普通话:“妈,我回来啦!”本想给老妈惊喜,老妈瞬间变脸,白了他一眼说:“哟,出去上了几天学,连家乡话都不会说了?土狗还放洋屁了是不?
开心一笑:1、和媳妇闹别扭,本想给丈母娘打电话问候一下二老,顺便再打个小报告!我的舍友们都很照顾我,知道我不方便出去玩,怕我无聊,每到周末不用上课时,让我把自己的吉他带上,然后就把我推到校门口,再然后,还在我的轮椅前,放了一个碗...
话说,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你,回到老家,开口第一句话,你是习惯普通话,还是瞬间切换成地道的家乡话呢?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河南人回老家不说普通话?突然间,就想起我跟老公的相亲经历,为了相亲,他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前一天晚上半夜到的家,第二天上午我俩见的面,结果呢?
农村人外出打工的很多,也有一些农村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可能在外面挣了不少钱。但是无论是在外当农民工的,还是挣了钱当老板的,若是回到农村你这么说话就肯定不受村民待见。到底怎么说话恁招村里人厌烦呢?就是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代替祖传的方言。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来了!同学们的语言系统切换成功了吗??近日,#大学生寒假回家得了“普通话羞耻症”#引发热议。不少大学生表示,回到家已经不会说方言了。*strong:在网络上常被用作“死装”的谐音,表示“过分地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