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流淌着国企血液的“创业型公司”,行至今日,健力宝的发展让人不胜唏嘘感慨,健力宝和其创始人的身后,其实站着一大批人,他们曾在改革浪潮中成为“英雄”,但也因产权不明、政企关系、以及国企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失等原因,最终让企业家买单。
提起健力宝,你们都先想起什么呢?80年代初,洋品牌可口可乐重回中国,用买可乐送气球的促销方式打开了市场,还让一个中国人握着可乐的照片登上了《时代》周刊;而民族品牌“汽水八大厂”也风头正盛,销量一度占全国半壁江山。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晓慧 王雪乔20年前,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健力宝,如今在某大型商超饮料区二十多个货架上见不到一听(瓶)。20年前的1996年,正是健力宝的巅峰时刻,当年,健力宝集团销售额突破50亿。20年后,健力宝2015年的销售总额仅在16亿元左右。
在中国饮料史上,有一款饮料总是被人们别样的谈起。它的兴衰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史息息相关,这款饮料就是'健力宝'。(健力宝最早的包装)I.健力宝的辉煌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饮料行业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丰富的品类、更多元的消费场景,还有各种新潮联名加持……不知不觉中,饮料早已从解渴、解馋的消遣,变身为年轻人的新型社交工具,呈现出了全新的消费特征和潮流趋势。
健力宝,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从未缺少故事的品牌。从1984年推出“中国魔水”开始,健力宝可谓是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可是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人们记忆中的健力宝,这个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品牌,尽管挣扎着重新崛起,却难得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