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晓妍10月30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詹鹏提到,航运条件带来了产业的加速集聚,周口正在从传统的内陆城市加速蝶变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目前港口货物吞吐量已占全省的八成以
河南省并不沿海,是一个标准的内陆省份。河南省境内河流很多,特别是黄河最为出名,家喻户晓。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黄河是地上河、水量小、基本不通航,有些年份甚至出现春季断流。因此,河南人对港口好像普遍比较陌生。其实,河南省对水运还是挺重视的,也已经建设了不少的港口。
本报记者 李昊因水而兴,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三川交汇,坐拥沙颍河通江达海黄金水道。这就是有着“河南第一大港”之称的周口港。从百废待兴的老码头到全省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达3305万吨的内河港口,周口港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跳跃式发展,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河南位处中原,其地理位置好的没得说,一望无际的平原赋予了其独特的禀赋,即旱涝保收,是我国实至名归的大粮仓,除此之外河南也是交通要地,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以及高速公路心脏,是南下、北上、东进和西出的必经之地,如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大广高速、济广高速、京广高铁、徐兰高铁、京九高铁等国家
发布会上,中共周口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吉建军介绍,十年来,周口市航运企业发展到20余家、货运船舶2192艘、从业人员2万多人,周口港发展成为全省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415万吨跃升至2021年的2915万吨,增长了7倍多,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已达2504万吨,同比增长21.4%,占全省总量近八成,周口已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
大河网讯 深冬时节,宽阔的周口中心港码头上,一排排集装箱排列整齐,吊装设备全速运转,将集装箱和散货装上货轮,南来北往的重型卡车穿梭在码头前沿运输货物……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周口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周口港中心港区打造成为港航基础设施和航运技术装备
河南水运造港不如借港,湖北水运是河南最佳选择!目前各省都在纷纷建设运河,广西有平陆运河,江西有粤赣浙大运河,湖南有湘桂运河、安徽有江淮运河,湖北有荆汉运河。由此我们看到这些运河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为何呢?因为南方水多。而地处北方的河南如今也想搞运河,这就让人很不能理解了!
中新网周口1月9日电 (王宇)据河南省周口市港航管理局9日消息,2024年周口港航运货物吞吐量达5205万吨,同比增长27.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6%。1月7日,河南省周口港码头货运繁忙。 (无人机照片) 刘俊涛 摄周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1月15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周口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近日印发,提出努力将周口港中心港区打造成港航基础设施和航运技术装备一流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内河航运大港,助力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打造内河航运大港,周口港中心港区基础优势明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对于周口这座不沿江、不靠海的内陆城市来说,对通江达海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几乎已经成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而滚滚东流的沙颍河,曾经目睹了昔日“周家口”舟楫云集的繁华,如今又见证了周口“城因水兴,港通天下”的崛起。
10月9日,在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发布会周口专场,周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建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周口市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优势,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