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樊中华) 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技与人文——共筑无障碍智能社会”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与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者一道,展开深度探讨,为眼下的“科技热”提供了来自多元视角的“冷思考”。
在首日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黄铠,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袁晓辉,百度高校合作部高级经理刘磊四位专家学者,从技术革命、全球治理到社会伦理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武汉加快探索特大城市智能社会治理的新路径。23日,2023首届中国智能社会治理论坛在武汉召开。论坛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和湖北省副省长吴海涛共同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作者:李友梅(上海大学、上海研究院教授)人工智能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力的科技之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开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从人类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巨大变革,进而改变社会的整体面貌与运行逻辑。
昨日,在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该《指南》是由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研制并发布的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来源:光明网作者:吴晓林(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带领我们步入智慧社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现建设智慧社会的表述,勾勒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通知进一步提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