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轩岚诺”刚带来一丝凉意,「秋老虎」就接棒了。预计9月5日起,南方35℃以上的高温天将再次增多,局地会达到38℃以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秋老虎是「干热型」的,闷热感较轻,时间也不会持续很久。秋老虎每年在什么时段出没?它最爱去哪些城市?如何顺时而动,防止秋老虎伤身?
24节气之一立秋立秋节气立秋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开始,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民间有“啃秋吃西瓜、吃肉贴秋膘”的习俗。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本周,三伏天终于快走到了尽头,但往往在伏天尾声,人们会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形容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的俗称,一般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持续时间7~15天左右;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持续五天最高温度在35°C以上的气候现象。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来到了立秋,要知道立秋是24个节气当中的第13个节气,一旦立秋来临之后就意味着今年已经过了一半,而天气也会逐渐变凉。虽然说天气会变凉,但并不是立即变凉的,在立秋之后还会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而这段天气也被人称之为秋老虎,要比普通夏天更热一些。
导语:“立秋现三象,遍地起坟头”,8月7日立秋,“三象”具体指什么?“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间过得真快,8月7日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立秋的到来标志着秋天正式开始。
处暑至,秋风来。处,止也。也就是说暑气至此止矣,秋天真的要来了。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暑气虽然终结,但炎热依旧。如何预防“秋老虎”?处暑就是出暑了吗?迎来处暑节气,“三伏”将尽,凉爽愈加明显。即使在被酷热“折腾”了一个夏天的南方,新凉也会大胆地现身。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节气,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1个节气。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明显加大,这种天气非常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农作物成熟得非常快,因此立秋表示禾谷即将成熟。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也叫“出暑”,意味着暑气逐渐退去,天气由热转凉。但早晚温差较大,昼热夜凉,午后高温暴晒就像老虎一样蛮横霸道,不受控制,俗称“秋老虎”。 应对秋老虎,饮食、运动、起居如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