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三峡集团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10月底,三峡集团2023年度中华鲟人工繁殖工作圆满结束,共繁殖中华鲟鱼苗120万尾。本年度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工作于9月17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三批次对成熟的中华鲟亲鱼进行繁殖,亲鱼产后恢复情况良好。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8月1日从云南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获悉,7月29日,该所民警巡逻途经边境线某涵洞时,警犬“江狼”向涵洞内作出示警反应,随后,巡逻警力在涵洞内发现15箱中华鲟鱼苗。视频经走访调查,该15箱中华鲟鱼苗疑似走私出境鱼苗,现场及周边未发现货主及其他可疑情况。
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邻近长江口海域,一艘正常作业的渔船16日意外捕获一尾幼体中华鲟。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合力救助,这条中华鲟已回归大海。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日前,华电捷宁公司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放流11046尾鲟鱼苗。当地渔业部门表示,此举对改善水体生态将起到显著作用。放流现场。图片来源 华电捷宁公司据了解,华电捷宁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与俄罗斯第二地区电力股份公司出资建立的合资公司,是两国在能源领域投资建设的最大电源项目。
长江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于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是国内重要的长江鲟人工繁育基地。通过科研人员长期监测发现,人工放流的长江鲟,不仅能够适应长江生活,而且还扩大了栖息地的范围。但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情况是,一直没有发现长江鲟的野外产卵场。
最初,梅新华只想养中华鲟挣钱。但时间久了,他觉得自己也能研究,不比水产专家差多少。可他最终还是把所有中华鲟全转让给科研院所,带着一丝不甘心。梅新华财力有限,而且年纪大了。他从五十四岁起养中华鲟,今年,他七十二,巴掌大小的鱼苗刚刚长成大鱼。
江汉风报道:保护中华鲟,共护长江美。3月28日,在荆州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广场,11万余尾中华鲟子二代通过专制半自动化放流槽和放流平台顺利回归长江“母亲河”。此次放流的11万余尾中华鲟鱼苗来自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长江中华鲟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月28日是第四个“中华鲟保护日”。当天,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0尾15岁成体中华鲟、20余万尾子二代个体放归长江。同一时间,荆州市长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广场,11万尾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子二代“宝宝”也相继跃入长江,在江水中徜徉一番后顺流而下,为中华鲟自然种群增添新的个体。
鱼池一个挨着一个,西面地势最高的池中,水中游动的鱼儿巴掌大小,每条重量只有几量重。而东面最低处池中,水中游动的鱼,体长大部分超过1.5米,体重也超过40公斤,偌大的鱼,背部青黑,身体修长,如微型潜艇一样在水里丝滑地游动。
中新网宜昌3月27日电 题: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记者 郭晓莹又到放流季,一批子二代中华鲟将陆续踏上“回家”的旅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博士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揭秘这些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如何“学习”适应自然环境。
全产业链模式新年新计划,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企业适应未来发展至关重要2024年,该公司将持续布局“企业+农户”全产业链模式,让今年鱼子酱产量超70吨。要出口也要内销如今全球大多数鱼子酱都由中国企业供应,目前润兆渔业的鱼子酱仍以出口为主,涵盖美国、德国、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
今天多云转阴有小雨东到东南风3~4级最低气温:7~9℃最高气温:15~16℃早安☀今日关注时政3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苏州3家文化企业被命名为新一批示范基地,分别是苏州大禹数字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友谊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镇区阳村一带山清水秀,山涧小溪矿物质丰富,适宜养殖冷水鱼。近年来,太原镇区阳村引进龙头冷水鱼养殖企业,通过“基地+协会+股份合作社”的模式,发展鲟鱼、虹鳟、金鳟等特色冷水鱼养殖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