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其中,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十分抢眼,她们踏着欢快轻盈的步伐一路行进,跃动身姿不断变化阵型,红绿衣摆交错,又美又飒,将柔中带刚的艺术气质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演绎得淋漓尽致,吸引众多观众的观赏,好评如潮。
2014年,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获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西门女子英歌队提供)手腕摆动,衣袖翻飞,身着红绿表演服的姑娘们踏着铿锵的鼓点,将手中的木槌舞出激昂澎湃的气势,汕头市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的表演点燃了新春的热烈气氛。
“国泰民安脸,英歌‘花木兰’!”“这笑容,太治愈了!”最近,她的笑容打动了无数网友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女孩是16岁的郑梓欣她是一名初二学生也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头槌”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文化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能让人为之疯狂也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地域文化有着地方特质红女精神是博罗县麻陂镇的文化IP英歌是潮汕地区的浓郁文化麻陂红女英歌队的成立将两者有机结合,自然融合两种文化从邂逅到融合相互碰撞会有怎样的惊艳?飒!
1月27日,潮阳英歌队在白云机场举行快闪活动。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杨逸)1月27日傍晚,清脆有力的哨子声在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发厅响起,身穿传统华丽服饰的英歌舞者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深圳报道“我们今天来演出的女子英歌队一共有51位队员,跟男子英歌舞不同,女子英歌舞更柔和,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5月23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开幕首日上,汕头市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英歌队陈坍鹏说。
新华社广州1月23日电(记者詹奕嘉 赵紫羽)“咚咚锵、咚咚锵”,循着急促而有韵律的锣鼓节奏,古装扮相的表演者迈出欢腾的步伐,英歌槌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有力的弧线,豪迈之气破阵而出。山呼海啸春潮涌,遍地英雄踏歌来。
龙年春节,潮汕英歌舞再次火爆出圈。在英国伦敦,潮汕英歌舞《英歌雄风》为龙年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打头阵,一路上锣鼓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多达70万人现场围观;在汕头潮阳,15支潮汕英歌队齐聚文光塔广场展演巡游、斗舞炸街,场面震撼,引得现场15万游客和屏幕前的观众赞叹不已。
9月17日晚,“国潮非遗·魅力古县—2024潮阳后溪贺中秋文艺巡演”活动在潮阳城区举行,由潮阳英歌舞、笛套音乐、醒狮等组成的非遗巡演队伍,为市民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的节日文化盛宴,进一步激发千年古县文化生机和活力,赋能“百千万工程”。当晚,潮阳城区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锣鼓咚咚响,英歌槌碰撞,表演者挥洒着汗水,伴着口中呼号旋转、跳跃。继春节之后,今年五一假期潮汕英歌再次走红。5月1日下午,汕头市濠江区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潮博中心)英歌广场,来自潮汕不同地区的10支英歌队近千名队员在此集结,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
Transparency“我觉得英歌舞很帅!”6岁的黄可昕中气十足地说道。今年,潮阳英歌舞火热“出圈”“出海”,被广大网友誉为“中华战舞”。来自汕头潮阳,活泼好动的可昕看了英歌舞表演后,大感兴趣,更是加入了西门女子英歌队。
和鼓而舞、气势如虹,一项潮汕地区的国家级非遗春节走红——一曲英歌乘风舞(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核心阅读今年春节,国家级非遗英歌走红网络,舞者们脸涂油彩,和鼓而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英歌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每逢节庆,各地都会组织英歌舞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8月31日20:30,山东卫视《戏宇宙》第三季“文旅季”重磅回归。本季节目在延续前两季“戏曲+”的基础上,首次走出演播室,采用“戏曲+文旅”的方式,让舞台延伸到广阔的文旅一线,每期选题聚焦当地的一个地方剧种,探寻地方剧种的成长、发展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