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推出了第二季“高成长企业论·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大型系列专题报道”,通过10期全媒体深度报道,生动呈现了近30家大湾区瞪羚企业的活跃身姿及其所在产业、区域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获得广泛关注。
秋日的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大片翅碱蓬逐渐褪去绿衣,裹上鲜艳的红装,为海滩湿地铺上一层浪漫奇幻的“红地毯”,欢迎游客的到来。“‘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报告中的这句话讲到了我们心坎儿里,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继2020年携手成功推出瞪羚企业大型专题报道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再度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策划推出第二季“高成长企业论·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大型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携
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10月23日上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策划执行的“高成长企业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瞪羚’样本”系列专题报道在深圳前海正式启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丁莉 高慧超 佛山报道9月22日,“第四季高成长企业论——2023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深调研全媒体报道”启动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佛山记者站揭牌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举行。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锚定“一点两地”新定位,向着“世界级湾区”目标纵深推进建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创新越发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在持续性超常规增长中创造大量新就业岗位,成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瞪羚企业自出现以来就受到持续广泛的关注。
我国瞪羚企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率先实施“瞪羚计划”,当时主要是为瞪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后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我国各大高新区开始了瞪羚企业的评选,各地政策不一,但主要从成立时间、增速指标、创新指标等维度衡量。
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戴维•伯奇教授提出“瞪羚”概念时,他应该不会想到,这个在硅谷名噪一时的热词,如今亦被大洋彼岸的中国奉为圭臬。因成长速度数以百倍计,硅谷称呼这些高成长型企业为“瞪羚企业”。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瞪羚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央视网消息: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任务时特别强调,要有力有效发展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什么是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什么要大力支持发展这两类企业?目前,对这些企业有哪些支持政策? 什么是瞪羚瞪羚企业?
中国科技型企业的分类: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小巨人企业、雏鹰企业、众创空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牛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