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开化文史资料》第三辑,作者叶长庚,原标题《从脚夫到将军》叶长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原名樟根,出生在开化县中村乡西畈村,幼年随父辈迁往桐庐百江冯家村,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富春江的支流如人的毛细血管那么多,故乡百江,浙西白云深处,没有一百条江,却有不少的溪,罗佛溪、前溪、后溪,山连山,云叠云,水接水,云水之间,像极了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我不确定黄公望有没有经过我家门口,但他一定长久地在富春山里转悠过。
这场战役是神族和冥族的生死之战,是争夺未来大地主导权的关键之战,也是逆天而行苦心谋划最期待的一战,看过原著漫画的想必都知道这一战的惊心动魄,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吧,下面就来盘点一下神域之战中,冥族十三大将的实力。
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五军。按当时红军的规模来说,一个军有数千人的兵力已经不算少了,但红5军的枪支弹药却严重不足,重机枪就更少了,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区队长,第一分校区队长、军事教育干事、青年队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教导队教员、队长,山东纵队第二旅参谋,滨海军分区参谋、股长,滨海军区司令部参谋、作战科科长、代参谋主任。
众所周知,军队中都会有军长和政委,两者的区别在于军长是掌握军权,而政委主要是做好军队的思想工作,以及督察部队的工作,因此在部队日常生活中大小的事物都要按照政委的安排。一般对于一件战事两人要有一致意见才能够做出最终的命令,如果两人一直对某一作战一事僵持不下,应听军长指令。
在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里,陈赓是个非常传奇的独特存在。他资历很深,是黄埔一期学生,有的元帅(比如林彪)、大将(比如徐海东)、上将(比如陈锡联)都曾是他的部下,但干起革命来,甘为人先;论起军功来,乐为人后;他幽默乐观,不管是国民党的领袖,还是共产党的领导人,都很喜欢他,拉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