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次探洞都有惊喜。”4月30日,走出洞穴的让·波塔西稍显疲惫,但这天的探洞收获让他心情颇好。回到地面,当听到绥阳双河溶洞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草地音乐会上唱响的民乐摇滚,让·波塔西十分高兴。在他看来,这样动听的音乐在溶洞前唱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19日讯(通讯员 覃向军 张国祥)8月19日,在张家界市应急局、永定区应急局、武陵源区应急局等单位的指导下,张家界山地救援队、武陵源蓝天救援队(筹)联合举办的“洞穴探险与救援高级培训班”开班。
中新社贵州遵义5月17日电 题:在华38载,法国洞穴探险家爱上“地心的秘密”作者 赵园国际洞穴探险家、法国洞穴联盟驻华代表让·波塔西17日在贵州遵义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地心深处的秘密在贵州等着你来探险,这里已成为我挚爱的家园。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费加罗报》6月27日文章,原题:法国洞穴学家爱上中国乍一看,探险家与中国贵州偏远地区的洞穴之间似乎并不存在太多联系,但让·波塔西这位世界闻名的洞穴学家、法国洞穴联盟驻中国代表,已在贵州省绥阳县的双河村居住多年,附近就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地下奇迹之一的双河洞。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拥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连绵起伏的喀斯特山峰为贵州勾勒出崎岖的地平线。在各种山地运动的“极限玩家”眼中,贵州的自然山水是得天独厚的游乐场——想要探索世界与个人的极限,他们远远不满足于地平线上,同样也在地面之下、天空之上野蛮生长。
【来源:新华社】9月20日,中外科考专家在贵州绥阳双河洞第23次国际洞穴科学考察活动启动仪式上。新华社发(张海生摄)新华社贵阳9月22日电(记者骆飞)20日,来自中国、法国、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的洞穴科考专家对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洞启动联合科考。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典型地区之一,山峰耸立的地表下,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地下溶洞。数百万年间,时光流转,山水运动,在贵州省北部的绥阳县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溶洞群之一——双河溶洞群,其主体部分双河洞是目前的亚洲第一长洞。
10月24号,贵州绥阳双河洞第23次国际洞穴科学考察成果发布,双河洞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洞。30多年来,中外洞穴专家接力科考,法国探洞专家让·波塔西更是住在了当地,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让。探洞路上,他有一个亲密的伙伴——当地村民赵中国。
2021年12月,一则关于贵州双河洞发现10万年前的大熊猫化石的新闻,再一次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贵州双河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村,属大娄山脉,是亚洲第一长洞。
洞穴科考队员在双河溶洞群内开展工作(10月16日摄)。新华社发(赵飞摄) 新华社贵阳10月25日电(记者周宣妮)最新联合科考成果显示,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继续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洞。
红网时刻记者 李森林 通讯员 向绪军 报道8月22日至23日,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应急局的组织领导下,武陵源蓝天救援队筹备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七支救援队,联合举办了“2023武陵源第一届大深度洞穴联合救援大演练”。据了解,这是张家界首次举办洞穴联合救援演练。
最新成果显示,双河洞由2019年的连通长度257.4公里刷新至409.9公里,纵深由665米刷新至912米,从“世界第五长洞”跃居“世界第三长洞”,稳居“亚洲第一长洞”,同时也一跃成为“中国第三深洞穴”。
近日,极限运动员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境内的北盘江大桥进行低空跳伞。 乔啟明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不久前,珠穆朗玛户外俱乐部在贵阳成立,国家攀岩队从清镇出征,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传奇”挑战赛(贵州·兴义)在兴义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3名选手齐聚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