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改拍的电视剧有好几部,但要说最值得佩服的还是98版的《水浒传》,不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98版《水浒传》的观众,相信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在第一次看这版水浒传的时候,都忽略过三个很重要的细节,那才是经典中的经典。
最近,小R从常青藤艺术买到了博物馆级复制品《清明上河图》手卷。拿到手卷,小R迫不及待地戴上白手套展开观摩,开始了和张择端的结缘之旅。初看《清明上河图》,小R的感受只有一个字:好长啊!……这好像是三个字。再看《清明上河图》,被画中的人物、风俗、建筑吸引。
提起《清明上河图》,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副画勾勒出了北宋时期真实的街巷闹市生活。亭台楼阁、茶馆酒肆、市井走卒、车马船轿,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让我们穿越回了一千年前,亲眼目睹了那个繁花似锦的时代。
张择端(公元12世纪·北宋)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年不详。幼好读书,早年游学于京师(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朝(1101-112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明王梦端《书画传习录》谓其“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是他仅存的传世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描绘的是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上官云)最近,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的新作《<清明上河图>面面观》受到广泛关注。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开封城内外的热闹景象,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 传世国宝。代表作现实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宋徽宗宣和年间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古董局中局》,里面讲了一段离奇的有关《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这幅稀世珍品诞生于宋朝徽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120年前后。在它诞生的近900年时间里,被众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品玩收藏,也曾被野心家巧取豪夺,更曾四次出入皇宫大内。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的风俗名画,也是我国国宝级珍贵文物。该画以长卷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俗世情和繁荣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市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