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5月20日,蒙俐谷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二年级教室里学习(新华社记者胡星宇摄);下图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7岁的蒙俐谷(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一年后将参加高考的蒙俐谷,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在四川有一个神秘的山村,几乎与世隔绝。它叫悬崖村。一条几乎垂直地面的钢梯。走一次相当于爬200多层的高楼。这就是大凉山悬崖村的钢管云梯。因为山路地形陡峭,村民们每天靠爬云梯进出山里。”钢管云梯已经够高够危险刺激了.可在2016年之前,村民们出行方式更加危险,靠藤条进出。
550米,是尼珠河大峡谷谷底到谷顶宣威市普立乡官寨村完全小学的海拔落差;3小时,是尼珠河大峡谷的孩子们以前上学路上需要的时间。如今,尼珠河大峡谷的孩子们通过悬崖天梯上学只需30分钟。孩子们乘坐缆车去上学 图源:云南日报“开始坐有点害怕,现在觉得很好玩!
澎湃新闻记者 刘昱秀 实习生 方思文刚过五点,天还没亮。11岁的蒙富松吃过一碗玉米糊,就和弄雷村哈保屯的13个孩子一道,背着足够一周吃的口粮往山坳深处的教学点走去。在黑黢黢的大山里,他们的手电筒就像点点星光。
十年前去学校,攀峭壁、涉河水,得花费3小时。现在坐“空中校车”,仅需30分钟,方便又安全。云南宣威尼珠河村孩子上学路的巨变,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内核,是奋斗。一代一代接力,从凿天梯、修栈道,到安电梯、添缆车,村民的出路越来越宽。
时间过去了五年,今日首发于头条雄奇险峻的挂壁进村公路——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扶贫工作杂记山高白云飘, 峡谷深且大 。欲上登高处, 远望有人家。大渡河大峡谷位于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和雅安汉源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境内,是个旷世深峡,也是个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区域。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550米,这是尼珠河大峡谷谷底到谷顶官寨小学的海拔落差;3小时,这是尼珠河峡谷的孩子们几十年来上学路途上需要的时间;30分钟,这是尼珠河峡谷的孩子们现在通过悬崖天梯上学的时间。
文|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近日,一则关于凉山州一男孩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卖苹果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同情和关注。然而,后经调查证实,这是博主“我叫牛一群”为了博取流量和销售产品,而精心策划的一出虚假“剧本”摆拍。在这则新闻里,有一个关键词也引发关注--“凉山”,怎么又是“凉山”?
冰天雪地求学路上的孩子、悬崖天梯上的少年、长在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十多年前,记者曾跟踪采访了一批儿童,用影像记录他们面对困难坚强乐观的童年生活。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又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如今过得怎么样?“天梯少年”:所有梦想都开花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峰丛耸立,山高路陡。
来源:新华社冰天雪地求学路上的孩子、悬崖天梯上的少年、长在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十多年前,记者曾跟踪采访了一批儿童,用影像记录他们面对困难坚强乐观的童年生活。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又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如今过得怎么样?
十几年前,他们攀爬天梯悬崖、跨越冰天雪地、穿梭城中之村……求学路上,充满艰险。十多年来,他们或读大学深造,或工作打拼,或结婚生子……成长路上,有苦有乐。当我和他们一起分享一个个定格成长的瞬间时,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原标题:“空中校车”通向的是一条“无穷之路”陈丹丹最近,《新华每日电讯》发布的一则关于“空中校车”的消息让人暖心:550米,这是从尼珠河大峡谷谷底到谷顶官寨小学的海拔落差;3小时,这是尼珠河峡谷的孩子们几十年来上学路途上需要的时间;30分钟,这是尼珠河峡谷的孩子们现在通过“悬崖天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层台阶的中间那级,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