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在《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的一项新发现引起很多人关注。通过在土壤冷冻实验室的观察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在冻土中被“冷冻”24000年后,仍然能够复苏,通过显微镜,能看到它们在扭动,虽然缓慢,但确确实实在动,科学家们激动地表示,它们很接近“能够无限存活”的状态。
图片来源:Shatilovich A, Gade VR, et al. A novel nematode species from the Siberian permafrost shares adaptive mechanisms for cryptobiotic survival with C. elegans dauer larva. PLoS Genet, 2023, 19: e1010798.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常温水中的金鱼放在—190摄氏度液氮里迅速进行冷冻固定,然后把金鱼放在常温水里,小金鱼又活了过来。9月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陕西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入驻企业现场做起金鱼实验模拟生物冷冻技术,展示了人类医疗探索过程中的新可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静一条活鲫鱼放进“冰箱”,仅两分钟就冻得瓷瓷实实,过了一会,拿出来放在清水里解冻以后,小鱼还能活蹦乱跳地游起来。11月23日,在联合国工作发展组织筹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加速器”杭州站,潮新闻记者见到了这神奇的一幕。
来源:央视财经 近日,多国科学家团队发表报告称,已经成功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的淤泥沉积物中,找到并“复活”了原本冰冻状态下的线虫。路透社报道称,这种线虫所在的冻土层已经冰冻了4.6万年,因此推测这些线虫至少“沉睡”了4万多年。
7月31日,冰冻4万多年生物被复活的消息引发热议。来自俄罗斯和德国的研究人员于7月27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期刊发表论文称,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复活了两种线虫物种。放射性碳测年表明,自晚更新世(约4.6万年前)以来,线虫个体一直处于隐生状态。
来自俄罗斯和德国的研究人员于7月27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期刊发表论文称,他们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复活了两种线虫物种。放射性碳测年表明,自晚更新世(约4.6万年前)以来,线虫个体一直处于隐生状态。
俄罗斯普希诺土壤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问题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7月27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期刊发表论文称,他们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复活了两种线虫物种。
中新社海口8月3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3日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日利用冷冻了5年的白色系五指山猪耳组织样品,成功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16头。这一成就标志着白色系五指山猪这一濒危的“医学模型猪”种群开始得到群体性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