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刚刚进入2024年,黑龙江的冰雪旅游就迎来全世界的关注,“开放黑龙江”成为人们心中最想去的远方。2022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六个龙江”,即质量龙江、创新龙江、开放龙江、绿色龙江、幸福龙江、勤廉龙江。
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未来五年黑龙江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良好政治生态巩固提升,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之路,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5月4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安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省长沙市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相关精神、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动员部署会议精神,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书记许勤参加哈尔滨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听取《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起草情况、关于我市申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集众智、聚群力,谋新篇、向未来。1月11日至16日,黑龙江省两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代表委员们满怀豪情赴盛会,带着社情民意、真知灼见,共商发展大计,共谱龙江未来发展新篇章。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现场粮食总产量达155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好新的赶考路,要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扛起省会担当,采取务实举措,苦干实干加油干,以新形象、硬作风、好环境,加力推动振兴发展,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提供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北极村 公别拉河等4处自然保护区近日晋升为国家级 总数已达40个龙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最多本报讯 (记者王悦) 24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经国务院审定,黑龙江省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和翠北湿地4处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
龙江飞跃发展的十年,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见证。十年来,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维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统筹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农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望向中国版图目光投向东北你就能看到她——黑龙江唠黑龙江要先从“黑”说起“黑”是黑龙江省的简称是大江的蜿蜒深邃也是土地的丰饶蜿蜒流淌的黑龙江江水青黑幽深蜿如蛟龙广阔无垠的黑土地“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这里孕育了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享誉全国
在祖国最北端,龙江风景,雄阔千里。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中俄界河。黑龙江是东北的母亲河,其庞大的水脉分支,滋养了大片的黑色沃土,养育了数千万的东北人民,并形成了美丽的湿地系统。
黑龙的传说:远古时期,江中有白龙一条,兴风作浪。一户姓李的人家,妻子产下了一个全身黝黑,体大还能吃的儿子。一日,李老汉回家看到了显出黑龙原型的儿子,受惊之余,挥刀砍下了黑龙尾巴。小黑龙逃出家中,潜入江里,与白龙展开大战。乡民们知晓后,纷纷送上食物。
央广网哈尔滨3月13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见习记者陈显春)2024年元旦和春节期间,黑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分别为661.9万人次和222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和75.9%。数字折射的是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热度,去冬今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齐聚黑龙江,感受冰雪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