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后方百姓砥砺相助捐赠物资,二者兼之方可成功,普通百姓虽无报国能力,但竭尽所能救助伤员,为将日寇赶出中国作出微薄之力,后世红嫂的原型就是这位女性明德英,并没有震惊洋内外的贡献,却有着令人敬仰的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她,就是被后人称为“红嫂”的明德英,一个普通的山东聋哑妇女,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乳汁救活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谱写了一曲军民情深的传奇。
女人的名字叫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山东沂南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的明德英,生活过得很清苦,父母都是给地主打工的佃户,所谓天不佑穷人,明德英在两岁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奈何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有钱看病,结果她再也没能开口说话,而这一生理缺陷,也遭到了同村很多人的歧视。
在过去的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喜迎二十大,在第九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由滨州市文联主办,滨州市戏剧家协会、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滨州网承办的“到人民中去”5.23滨州戏剧界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吕剧《红嫂》公益展播拉开帷幕,与人民群众相约“云端”,借助新媒体力量开展本地优秀剧目公益展播,不断扩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985年,一辆轿车停在了沂蒙山区横河村村口,从车上走下来的几个人,直奔一户贫苦的农家。当看到院子里坐着的老妇人时,走在最前端的男子,突然几步上前跪在了老妇人的跟前,哭喊了:“娘,娘,娘,儿子来看你了!”老妇人愣了几秒钟后,认出了男子,因情绪激动,她紧紧地攥着男子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