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李连显 迟晨 聊城报道“澄浆玉泥润如玉,出自古城东昌西”,“一把土”在一项技艺的“加持”下,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如今,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这些艺术品又融入了时代的新元素,将聊城黄河泥土文化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曹州泥偶起源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于2021年被收录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泥偶制作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以风土人物造型为代表。其中,曹州泥偶匠人康志敏将抽象艺术、中国画技法、雕塑技法、浮雕技法、壁画等元素融入曹州泥偶的创作中,其作品博采众长,形神兼备。
来源:【新甘肃】玉门陶埙制作技艺:揉捏苍凉诗意,聆听远古回响陇上非遗中的时光刻度1琳琅满目的陶埙工艺品。传承人关振国在完成玉门陶埙的彩绘环节。它们曾经只是一团温厚的红土,一块坚硬如铁的原石,一种有着独特纹理的火成岩,但在非遗艺人的匠心传承之下,被赋予了工艺之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王业婷 孙华美 闫欣 记者 李梦晴捏面人、做黑陶、做龙灯、做扎刻……在齐河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种“指尖”技艺纷纷“亮相”,新年氛围感顿时拉满。当春节邂逅非遗,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更亲近现代生活,也彰显出浓浓的文化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