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和皇帝年号通常是一起使用的。比如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一句是“壬戌之秋”,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第一句是“庆历四年之春”,这里的“壬戌”是天干地支的年表,“庆历四年”是皇帝年号的年表。
历史需要横着看,我是阿青,带你横向看历史!公元元年,头条百科的原文是:“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
正如192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所说,在“开国建元,与民更始”之时,“采用了世界各国大多数采用的太阳历:一面既合‘改正朔’的古义相符,一面又得到合世界从同的便利,这实在是中华民国开国史上第一件咸与维新的大事。”
通常说,世界上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三大宗教。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创始人是耶稣。我国历史年代,从西周共和行政元年起,才有比较确凿的编年材料,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叫“上古时代”,“上古时期”一般指的是夏朝以前的时期,也就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因为那个时期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办法去考证,在中国也就是公元前2146年前,你不需要记得这么准确的数字,只要知道是夏朝以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