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自画像年代起始于1896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即他15岁的青少年时期,止于1972年的法国穆然,即他92岁离世的前一年,在这些画像后面,毕加索仿佛一直在寻找着什么,对此,作为这位绘画奇才的挚友和知己皮埃尔·带的话让我们更加心中了然:“毕加索,那时候仍每天坚持绘画,直到有一天
若粗略观看这组毕加索的自画像,你会发现第一幅和最后一幅着实差异巨大;但若仔细比较他从年轻直至去世前完成的所有作品,又能找到许多共同点。“这是同一个人画的!”你心中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毕加索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呢?
如果你欣赏完这个毕加索15~90岁的自画像合集,并且将第一张和最后一张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两张画像截然不同。但如果接着将毕加索青年时期的作品和垂暮之年的作品比较,你又会发现同时期的作品保持着一些贯穿始终的创作思路:你可以发现这些画作出自同一个艺术家之手。
↓↓↓如果你欣赏完这个毕加索自画像合集,并且将第一张和最后一张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两张画像截然不同。但如果接着将毕加索青年时期的作品和垂暮之年的作品比较,你又会发现同时期的作品保持着一些贯穿始终的创作思路:你可以发现这些画作出自同一个艺术家之手。
当看完这一系列画像你会发现第一张与最后一张是多么截然不同这并不意味着退化或进步而是艺术家对于绘画未知领域的探索15岁18岁20岁25岁35岁56岁83岁85岁89岁90岁每日一悬三个持枪歹徒在威灵顿伯爵夫人的舞会上挟持了她的客人,并将他们的珠宝首饰洗劫一空后扬长而去,不料歹徒们却
有时候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简直吓一跳,有些东西在我们的想象中其实并不具象,只有在亲眼看到之后才知道它们真实的样子,当把它和一个我们熟悉的东西放在一起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比我们想象中要奇妙得多,对它们也会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It took me four years to paint like Raphael, but a lifetime to paint like a child.”“认为自己能做到的人就一定能做到,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人就一定做不到,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