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记者在纬创资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于2月13日复工复产,三次把关测体温,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该公司目前已超过7000多员工返厂上岗,复工率超过60%,预计月底复工率可望达80%。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山2024年将推动5万亩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图为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工改”项目。叶志文 摄中山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性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图为中山城区景观。叶志文 摄2024年,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
美的顺德洗碗机工厂。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喜欢科幻大片的人,来到佛山美的顺德洗碗机工厂,可能会以为“走错了片场”。前方,机械臂等各种精密装备,自动锻造、组装着零部件和整机。脚下,放着音乐穿梭的无人AGV小车,搬运着物料和产品。
代表世界最先进制造水平的“灯塔工厂”,有了属于中山的一座——在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位于中国广东的纬创资通中山厂赫然在列,成为广东现有的7座“灯塔工厂”之一。“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标杆。
火炬开发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通讯员供图联速科创园。 通讯员供图纬创资通中山厂。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走进火炬开发区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利普公司”)车间,只见一台台智能化机械在快速运转。
今年以来,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火炬高新区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促使各企业形成合力,园区绿美工作落地见效,唱响美丽生态园区主旋“绿”。火炬高新区企业如何打造“推门见绿、开窗见花,园中有景、景中有园,厂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环境?让我们走访部分企业,一探究竟吧!
南方日报讯 (记者/何伟楠 罗丽娟 廖瀚 通讯员/郑龙骏)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位于广东的纬创资通中山厂入榜,成为全省7座“灯塔工厂”之一。“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标杆。
12位企业家及学者受聘首批火炬开发区“产业发展顾问”,来自新能源、生物医药、光电产业行业领军人物受聘为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顾问”……在2月6日召开的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2023年攻坚克难工作动员大会上,一批高端“智囊团”实现与火炬开发区的“双向奔赴”。
纬创资通中山厂工人在操作自动化设备。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摄中荣印刷自动化生产车间。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编者按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镇村经济、城镇发展再次扛起改革大旗,挺在一线。作为珠三角重要工业城市,中山“市—镇”特殊行政体制赋予其镇街更丰富、更具代表性的价值和意义。
5月10日,一场全国品牌的盛会在上海拉开帷幕——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迎来了一个“新面孔”,来自广东的制造业城市中山市,将首次在中国品牌博览会专题展区独立参展,超过150个中山新老品牌集中亮相。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
2023年时间过半,冲刺下半年,中山吹响了新号角:再造一个新中山。“中山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再造一个新中山是一场梦想的远征。”7月19日,中山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指出,全市人民将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担当,矢志再造一个新中山。
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2023年,踏着深中同城加速的步调,中山招商潮热度空前。图为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叶志文 摄连日来,广东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工业大市更是纷纷“晒”出2023年度成绩单,中山也不例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06.30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山市城区景观。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导办台。台资企业华利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被一片绿色包围的中山市岐江公园。烟墩南望,古道绵长。位于中山市老城区内的孙文西路,是“香山近代茶马古道”岐澳古道的起点。岐澳古道源头始于石岐河天字码头。
开栏语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一桥飞架伶仃洋,深圳和中山实现“历史性”牵手,中山朝着充满想象的“湾区入口”又近了一步。作为深中通道珠江西岸登陆点,一个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主战场”正在这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