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尼河西苏木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队参加呼伦贝尔市2020年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启动仪式。活动以“拥抱生活 回归自然”为主题,旨在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拉动文旅消费,提振市场信心,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艺术、文创、非遗文化的魅力。
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蒙古族布里亚特服装服饰制作,给喜爱民族服饰制作的广大爱好者创造一个学习交流平台,11月2日,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非遗保护中心邀请了自治区级蒙古族布里亚特服饰非遗传承人桑吉德玛,免费开展传习培训活动,来自巴彦托海镇、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的牧民学员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1日电题:生活在中国的古老蒙古族部落:布里亚特的百年古老传承。来自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表演队吸引着大量游客目光,少布格尔帽、“希伯格勒”头饰、苏门袍、巴斯干、哈玛干等纯手工艺制作的布里亚特服装服饰展现着最传统的风格,绽放着不一样的风采。
在中国旅游日内蒙古分会场上,第15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兴安盟及其它盟市选派的20支代表队带来的包括冬季传统、现代成衣、现代礼服、行业工装、饰品、帽子、中小学生校服、现代体育休闲成衣等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成为活动亮点,民族服装服饰已经成为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符
央广网呼和浩特8月20日消息 一把剪刀剪出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富丽华美,一串珠子串起草原服饰文化的辉煌史篇。在人类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各民族融合发展,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蒙古族服饰非遗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光芒。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28个蒙古族部落及丰富多彩的服饰。国内:西藏 | 北京 | 港澳 | 台湾 | 川渝 | 湖南 | 云南 | 江浙 | 东北 |内蒙古 | 新疆。
观看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演剧目《根与脉》,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整场演出把呼伦贝尔非遗的多个项目融入现代艺术载体,在沉浸式的“声色映画”中,以多门类展现形式,为观众呈现出呼伦贝尔非遗五彩斑斓的地域特色,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历久弥新的传承发展,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
作者:忽闻“歌游内蒙古‘非遗·家园’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举办蒙古长调与布里亚特服饰、达斡尔族传统乐器“木库连”与民间剪纸“哈尼卡”、鄂伦春族“斗熊舞”和“桦皮船”、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抢枢”……多姿多彩的呼伦贝尔非遗项目,从远古草原、森林走来,历久弥新,各美其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