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7岁的李白在公元757年写的一首诗,时值安史之乱爆发2年后,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军营中,唐肃宗诏令李璘回蜀中,但李璘抗命不遵,不久,李璘率军东进江淮,与当地唐军发生冲突,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因参与李璘兵变而下狱,罪名是“附逆”。
永王“李璘谋反案”其实一直说不大清楚,虽然唐代宗即位后明发诏书,宣布这是一桩冤案,但在很多史料里,依然将它定性为“谋反”。李璘一心报国,以打败安禄山,收复失土为己任,为此他制定了从扬州出海北上,直捣伪燕政权心脏幽州的宏伟计划。
如此狂傲之人却连一点识人之明 都没有,想要为唐朝皇室效力居然投入了永王李璘的麾下,莫名其妙成了李璘的党羽,险些掉了脑袋,上上周看完电影《长安三万里》之后,我笑得更厉害了,李白一生如此自负,居然一头扎进永王叛军之中,还一口气为永王写了十一首诗,直到我看了李白为永王所写的诗作。
王维,一个佛系诗人,平淡冲和,却因为安史之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有些历史,就是不能细想。根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
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后,大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节度使、经略使就是朝廷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后来这些雄踞一方的节度使不但管理军事,而且还管辖区域内的行政、财政、户口、土地等,权力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