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主讲学者。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在今天的贵州安顺,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在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仍沿袭着明代时期的文化因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8月27日于北京举办的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暨收复台湾362周年两岸交流活动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会长苏辉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鲜明写照,谱写了中华儿女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共同御外
图书馆又双叒叕上新书了!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参考《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经明史专家毛佩琦审订推荐,俯瞰三百年明史,看到不一样的大明王朝:明朝,一个让人血性喷薄的朝代,一个光怪陆离的朝代、一个强悍而温情的朝代,一个历经劫难又恢宏大气的朝代。
2003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十三陵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后的7月,明十三陵景区游客的热情和盛夏一样火热,人群中有一支显眼的特殊队伍,他们是明文化粉丝,简称“明粉”。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10月19日,《郑欣淼文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郑欣淼先生先后担任陕西省委副秘书长、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
毛佩琦(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这些远征的战士,他们的家属,包括后来有一些移民的人员,他们在六百年期间,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原来生活的状态。比如他说的话,明朝的屯堡,在很大程度上他所使用的语言保留了一些明朝江南一带的特点。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两岸学者谈郑成功:他的思想、气节深远影响台湾后世作者 杨程晨 黄欣欣“郑成功的一生都在家与国之间徘徊。他一方面开创了一方天地,另一方面在台湾的建设发展中源源不断地传播着中华文化。”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黄碧端27日在北京说。
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30日电(刘庆凯)贵州省重大文化工程领导小组及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30日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贵州正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图为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