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最近有个话题热得发烫,那就是关于权力和良知之间的那点事!最近,陈行甲这位曾经的县委书记回乡卖红薯的故事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想知道他是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环境中作出选择的吗?那就跟我一起来聊聊吧!陈行甲的背景陈行甲,这个名字你或许听过。
2011年,39岁的陈行甲被空降到巴东县做县委书记。那时的巴东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困县,全县有50万人口,其中17万都是贫困人口。贫困是这里的一个“特点”,更极端的是这里的“贪腐”!巴东的贪腐可以用“贪官横行”来形容,百姓都是怨声载道!
在中国社会,弃官从商的人有一大把,但弃官投身公益者屈指可数,如果再加上“有很好的政治前途”、“放弃了被提拔机会”的限定语,原巴东县委书记、曾获得过“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陈行甲应该就是第一个如此有勇气的人了。
新媒称,敢言又素有“网红官员”之称的中共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近日突然发布离职消息,引起中国舆论热议。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8日报道,现年45岁的陈行甲12月2日在微信朋友圈宣布已离职的消息,让外界颇感意外。因为陈行甲去年6月才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而陈行甲也是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当过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他留给巴东县人民的感情和印象是极其深厚的,他是一位真正为人民百姓办实事的好官和清官,也是一位深知老百姓疾苦,他深入了解民情,察民意,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全心全意尽其所能的为人民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可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员怎么突然就辞官不干了呢?
陈行甲生于1971年1月,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陈行甲曾长期在湖北省工作,历任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宜都市市长等职。2011年,陈行甲调任巴东县委书记。任职5年期间把4个领导、9个局长、大批老板送到大牢里。
2016年,一篇名为《再见,巴东》的文章尤如一声惊雷,迅速在中国大地上炸响。但让更多的人无法理解的是已经被省上定为“州级领导干部人选考察对象”的陈行甲竟突然宣布了自己辞职的消息,消息一传出,无数人都颇感吃惊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