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及时、科学、有效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有效避免狂犬病的发生。春夏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呢?
据媒体报道,2025年跨年夜当晚,温州一名27岁民警林旭在抓捕嫌疑人时手指受伤流血,且中指指甲出现断裂。令人意外的是,当晚抓捕的嫌疑人中有3名艾滋病患者。该事件登上热搜后,无数网友留下关心和祝福。在相关报道中,林旭本人也十分乐观,表示,“医生说感染的风险不大,我们要相信医学。
HIV的暴露前预防是指未感染HIV的人在高危接触前服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病毒感染的方法。在出现 HIV 易感行为前 2-24 小时服用 2 片,首次给药后 24 小时和 48 小时各服用 1 片。
12月21日下午陕西西安一名4岁男童在村内玩耍时突遭两只恶犬袭击致全身多处受伤尤其是面部大面积创伤据媒体后续报道男孩在ICU昏迷现阶段治疗情况尚不明朗后续可能需要全身换血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门急诊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唐磊彬介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记者黄凯莹、陈露缘)当前,艾滋病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专家提醒,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是一种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生物学方法,发生高危行为后应科学规范使用。艾滋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传播。
我是一名艾滋病患者,或许很少有人记得我也曾是一名白衣天使。待小伙子稍稍情绪稳定后,我开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穿刺,一切都很顺利,正当我松了一口气,准备下一步操作时,患者突然又躁动起来,疯狂地要挣扎起身,尖锐的针头很快就滑脱出来,我心急如焚,怕针头误伤大家,所以伸手去接。
医生,我有一个朋友,刚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现在很害怕,担心感染上艾滋病。我想咨询一下,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有补救的可能吗?您好,如果怀疑发生了艾滋病暴露,在暴露后真的有啊!那太好了,如果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怕了!可不能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使用安全套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后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群,在发生可能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从而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紧急预防手段。
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一场名为狂犬病防控新技术研讨会近日在广东东莞举行,该研讨会旨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共同推动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发展。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接近100%的烈性人畜共患病,但通过规范的暴露后处置(PEP)可以避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