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可胜(作家、评论家,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作曲、编剧、导演、指挥、舞美、表演……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无法诞生出艺术精品。上海歌剧院和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出品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创造了海派民族歌剧的新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它是在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而成的。此时东北军主力已经撤入关内,留在东北的零星军队联合东北各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影响下,违抗国民党南京政府“不抵抗”命令,组成东北工农义勇军、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等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
到全面抗战的第三个年头,1939年,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当年写成的《人民之战》一书里以这样的言辞形容这首抗日歌曲的流行程度: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
聂耳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者,被郭沫若称赞为:“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军队进行曲》作于1822年前后,是钢琴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中的第一首。描写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欢迎士兵的场面。听音乐,听见世界!欢迎点赞分享!更多好音乐请关注我们,每天与好音乐不期而遇!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1935年5月16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发表。84个字、46秒,慷慨激昂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铿锵有力的呐喊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从战歌,到国歌,到凯歌,这首歌成为中华儿女的奋斗号角,激励一代代人奋勇前进。今天,回溯国歌的诞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
歌声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征程中,有许多经典歌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抗战歌曲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义勇军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