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歌善舞是藏族人们的特长,他们以歌述怀、借舞抒情,歌舞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什么年龄,也不分什么场合,他们都是张口就唱,抬腿就跳。藏族的歌声是动听的,犹如天籁之音,浸人肺腑。高音处如珠穆朗玛峰,低音处则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上世纪中叶在舞台上涌现出一批经典的藏族舞蹈作品,如《洗衣歌》《草原上的热巴》《丰收之夜》等,这些作品的问世,把雪域高原的舞蹈带到了人民群众中,受到了人民的喜爱。
中新网西藏墨竹工卡8月1日电 盛夏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草地上,28岁的尼玛与身着盛装的藏族牧民们跳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孔普堆巴宣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动作优美的歌舞吸引了大家驻足观赏,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
中新网甘肃甘南2月1日电(闫姣 九美旦增)“我们的藏族歌舞走出国门,‘足迹’已拓至海外十多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歌舞剧院艺术顾问、原院长万玛扎西2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这两日,藏族演员正“唱响舞动”尼泊尔,春节期间还将赴新西兰,带去原生态演出。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格萨尔王的故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很多格萨尔王的故事是通过“格萨尔仲肯”才得以口耳相传。“仲肯”为英雄史诗而生,专指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艺人,他们在哪里落脚,古老的故事就在哪里播撒。
中国西藏网讯 11月29日晚,《拉萨情》首场文艺汇演在北京民族剧场热闹开演。演出分3个篇章,精选出藏戏、囊玛、堆谐、果谐和声乐表演等14个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节目,充分展现了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文化魅力和城市发展的新面貌。精彩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欢呼声,高清大图带您一览现场风采。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乌巴村文艺演出队在跳热巴舞。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演员在表演非遗舞蹈东洛热巴。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200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拉孜县业余农民艺术团带来的拉孜堆谐《飞弦踏春》凭借独特魅力,征服了亿万观众。
加入收藏夹复制给朋友外站谷歌书签百度空间开心网雅虎收藏人人网嘀咕白社会MSN空间豆瓣QQ书签[进入论坛]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逐渐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
最近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让更多人对民族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因此民间舞蹈种类也特别丰富多彩。你是否可以通过观看一段舞蹈视频,准确的分辨出它是来自哪个民族的舞蹈呢?今天就来教教你如何分辨不同民族的舞蹈特点吧藏族舞藏族舞蹈本身种类风格繁复。
藏族歌手-久美成利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廖亮):八月的格桑滩草原绿草如茵,天蓝水清,带着秋日特有的绚烂与芬芳。数千名藏族民众身着最隆重的节日盛装,欢聚一堂,纵情高歌,共庆果洛藏族自治州60华诞。 马域果洛,英雄格萨尔的故乡。
今天是藏历水兔新年,我省藏族群众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喜庆过新年。欢快的歌儿唱起来,优美的舞蹈跳起来。在炉霍县雅德乡红星谷,大家跳起了欢快的霍尔锅庄。在金川县,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观看来自全县8支文艺演出队精彩的文艺表演。年味浓郁的歌舞节目,呈现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