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孩子,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却志存高远。在天津求学8年,他勤学上进、刻苦钻研,从一名懵懂青涩的新生蜕变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博士研究生,拿下各类奖助学金、荣誉称号、SCI论文发表,参与研发全球首款性能优异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2011年,一个高考成绩只有262分的考生被特招进了985高校,这个考生是谁?他到底有何来头?时隔11年,他如今怎么样了呢?2012年,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高数课堂上有一个很特别的新生,他总是目光如炬地盯着黑板上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然后在草稿纸上用力地写写算算。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滔“博士后的痛苦太多了!”当被问及读博和做博士后哪个更艰难时,刘龄毫不犹豫给出了上述答案。她在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后不到一年就想退站。她看不到工作的意义,甚至自问当初为什么放弃了全职临床咨询工作而坚持要做学术。
2019年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现场,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伙儿齐刷刷地盯着台上那个看起来有点特别的年轻人,谢炎廷。谁能想到这位被校长亲自颁发"荣誉研究生"证书的天才,曾经只是个262分的"学渣"?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他居然还是个脑瘫患者!
“她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我骄傲啊,她培养出了村里的第一个985博士,欢迎大家来吃烤红薯。” 近日,一位90后女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段日常生活片段,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与骄傲。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获悉,视频发布者张冰冰已获得两所985高校的博士拟录取公示,而她的姐姐也已硕士毕业。
2018年5月,杨川宇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为2.88的SCI论文Alabel-free apta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tetracycline based on the luminescence of SYBR Green I,大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朱佳鑫如果时光倒流,青岛小伙王会林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曾经,因为对学习缺乏信心,他选择通过单招考试踏入高职校门。大学期间,在老师和学校的帮助下,他重拾信心,一路奋斗不息,在大三时冲刺考研并一次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