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挖耳朵,竟然挖出了恶性肿瘤?最近宁波一位75岁李女士的经历让人感到震惊。“这种癌变的几率非常小,但频繁挖耳朵确实可以导致外耳道癌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张建医生3月4日在接受宁波电视台采访时解释说。
漫画/小牛 经常掏耳朵被不少人认为是注意个人卫生的体现。洗完澡要用棉签掏耳朵、有事没事用小拇指掏耳朵……但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它并非一无是处, 没事别老掏耳朵,掏耳不当还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来源:荔枝新闻 近日,浙江杭州女子连续4天通宵打牌后突发性耳聋引热议。医生介绍,突发性耳聋即常说的“耳中风”,过度疲劳、睡眠欠佳、高血糖高血压及部分甲状腺疾病都可能是诱因。如不及时治疗,或导致长期耳鸣、眩晕,甚至听力损伤。
通讯员 程清华“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近日,一首手指谣火爆出圈,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种“挖呀挖呀挖”版本层出不穷。实际上,医院也涉及“挖呀挖”的业务,比如——“挖耳屎”。今天泰安市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唐少松就跟大家聊聊“挖耳朵”的那些事儿。
掏耳朵虽然爽但要是告诉你老是掏耳朵可能会癌变你还下得了手么?01人到底能不能掏耳朵?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它是由耳道分泌物与灰尘、皮屑等混合形成。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啥必要掏耳朵:通过平常的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耳屎可以由内而外慢慢地溜出耳道,不会堵住耳道。
很多人刷到那些从耳朵里掏出超大块耳屎的视频时,总是忍不住看了又看......看完心里除了莫名的“酸爽”,还有满满的不解:医生都叫我们不要掏耳朵,可一直不掏,要是耳屎把耳朵堵死了,自己岂不是也要跟视频里的患者一样?
话说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真的需要时不时地减减压。这不,有网友列出减压清单,名列前茅的竟然有掏耳朵!回家往床上一躺,小棉签拿出来,小耳朵掏起来,嘿!爽的不是一星半点。但也有网友说了“掏耳朵不当,会导致耳膜破损,耳道发炎。”真有这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