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第一集中顾廷烨与盛长柏相交于一张燕云十六州的地图,二人皆对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而痛心,并且顾廷烨的理想就是有生之年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是哪里,这块地方究竟有多重要,这么重要的地方又是怎么丢的。小编先回答一个问题:燕云十六州不是战败割让的,是被人主动送出去的。
幽云十六州,在历史上这个名词很出名,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领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幽州和云州包围中心的十六个州组成,即今北京、天津北部就是海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福建省或者河南省。
失去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一直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燕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来。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什么地方,他对中原王朝又有哪些深远的意义呢?
导语:燕云十六州,古代统一或者地方割据政权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前线。从春秋开始,燕云地区就已经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修建了最早的燕长城。秦朝统一天下,燕云之地开始设立郡县,修建驰道,以加强与咸阳的联系。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后周显德六年,强势的后周在多年征讨中令各方臣服后,发起了和辽国的河北之战,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解除契丹人对后周北境的威胁,此战,柴荣亲征,42天收三关三州,威震辽国,辽军只能重兵补防于幽州一线,直到周世宗柴荣在此次征伐后重病离世,辽国在燕云之地才算是解除了警戒。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辽朝出身游牧民族,由于与宋朝争战不休,历史上对于辽朝有许多争议。在杨家将的故事中,辽国是敌国,是凶残的蛮夷之邦。其实,辽国从建朝之时起,就是与汉人混居在一起的,是一个由契丹人和汉人共同建立的王朝。在大辽,汉人的地位并不比契丹人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