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湖北宜昌,长江三峡大坝上空经过数日大雨洗礼后现蓝天白云美景,傍晚时分天气突变,三峡大坝上空南边晴空北边却下起了阵雨,刹那间乌云密布,太阳从云缝中射下一道道金色光芒斜照在大坝上,光影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文 | 杨名霞摄影 | 邓立中总有那么几处地方,每当提起,都必然和一个城市联系在一起,就像鸟巢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五大道之于天津,夫子庙之于南京,三峡大坝之于宜昌……几万人扛着箱子,推着小车,牵着自家的耕牛,顶着瓢泼大雨前往长江移民渡口,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说起三峡大坝,许多人所想到的都是三峡景区的宏伟壮阔和三峡大坝的历史悠久,但鲜少有人知道三峡大坝的建立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人的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曾经就开发三峡公开发表过论述,这一想法在曾经也进行过深入的探究,但一切因为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而迟迟未进一步落实。
日出清晨薄雾间,晨光熹微,江水浩荡;天幕之下,层层山峦若隐若现,三峡大坝横亘于山水之间;云层渐渐染上了明黄的色彩,于江面上映出一副暖色油画,光芒在天地间创作,双眼便是最好的观者;曦光渐盛,云雾升起又弥散,那山水间的画卷依旧熠熠生辉。
前 言7月即将进入下旬,而洪水仍在泛滥,17日“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湖北灾情加重,安徽、江西、太湖流域也继续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当下降雨和洪灾情况究竟如何?我国过去20年的水利系统建设到底有多大发展?特别是三峡工程在本次防洪中究竟是如何运作,起到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