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高考首日,早上7点刚过,家长丁嘉露就目送儿子小张走进了熟悉的校园“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这一次,平日上课教学楼将是他高考的考点。 “加油!稳住就是胜利。”望着渐行渐远的孩子,丁嘉露轻声向着儿子背影喊了一句,又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盆友们!帮忙点个赞吧!!!有个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很多“中式父母”的通病就是扫兴。他们可能会对孩子的选择和兴趣持怀疑态度,经常批评和抱怨孩子,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和期望。父母的扫兴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分享的欲望。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九每日分享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父母扫兴时真的很痛苦。想去尝试新事物,却被无情阻拦;满心欢喜分享,换来一盆冷水。而有个不扫兴的父母,那体验截然不同。可以大胆追逐梦想,分享的快乐会被加倍回应。
□李力滢(安徽大学)近日,浙江湖州的“00后”沈先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负债300万复刻蜡笔小新之家,尽管沈先生的母亲对蜡笔小新并不熟悉,但依然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并提供了启动资金,许多网友表示很是羡慕。
12月24日,浙江杭州,一女子在朋友圈晒出自己与妈妈的对话,引发大家点赞。对话中,妈妈不断关心、鼓励、肯定女儿,让女儿的情绪价值一下拉满。女子表示,虽然自己年纪不小了,但受伤委屈时还是会想到妈妈,开心难过都想跟妈妈说。
近日,一女生和爸爸到河南旅游的打卡的视频冲上热门,视频中的父亲陪女儿在各大景点摆出同款搞怪动作,眼里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宠爱。看起来平淡的日常,评论区却有一大堆人“破防”了,纷纷表示:能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当代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古今中外,父爱母爱都是恒久被歌颂的篇章。可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有人会发现自己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越来越不爱跟父母说话。有时,父母眼中的“正确教育”,实则是在给孩子泼冷水。甚至有孩子说:和父母分享快乐,快乐戛然而止,和父母倾诉痛苦,痛苦超级加倍。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今年毕业季,朱珠好不容易抢到了家属现场观看毕业典礼的门票,希望爸妈能参与这个重要时刻。但爸妈一席话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去一趟北京需要请假,住宿也要花钱,不去。”最初有多期待,结果就有多扫兴。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我们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应该是他们的支持者。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会不经意地扫孩子的兴致,这种行为究竟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有多大?小丽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从小就很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杨茜雯 (苏州大学)近日,“扫兴式父母”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有媒体发起了一次关于“扫兴式父母”话题的征集,收集回答近七百份。许多回复都很长,写得具体而真挚,折射出的是年轻人与父母相处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一些家庭里弥漫着伤痛与无奈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