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全新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这些首次亮相的文物中有哪些看点格外值得关注?这个考古专题博物馆和普通博物馆的展陈思路有何不同?来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的推荐分析。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自今年2月26日开馆至今,仅半年时间,殷墟博物馆的游客数量就破百万。为啥这么吸引人?吸引人的是精美绝伦的文物8月25日上午,江苏籍大学生魏玲思到殷墟博物馆参观,她按照攻略一一打卡了亚长牛尊、司母辛鼎、陶三通等镇馆之宝。
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游客该怎样进行观赏?
今天(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游客该怎样进行观赏?
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中国青年网安阳8月18日电(记者 王文坛)“甲骨文字震天下,殷商文化传千年。”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深入解读商文明让3000年前的文物“活起来”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文曲海庆 李中华/图洹水之滨、殷墟之上,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殷墟博物馆新馆犹如一尊巨大的“青铜宝鼎”破土而出,古朴厚重、耀眼夺目。
观众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车辚辚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专题展”。殷墟博物馆供图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聆听讲解。殷墟博物馆供图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一湾洹水见证了3000年前繁盛的中国青铜文明和古老的殷墟甲骨。
【新展大观】光明日报记者 丁艳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申昕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大型融媒体报道《盛世修文》,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推出《盛世修文 | 博物馆日话殷墟》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