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练武应该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共识,毕竟,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性情。然而,现实中却有些人练了一辈子的拳,却未能如偿所愿。练武确实能够强身健体,但并非所有的武术练习都能带来正面的效果。
劈风斩浪,剑指孤星。意念重了,紧张。意念轻了,涣散。找个不轻不重的东西,你就发挥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拳也讲究均清。直的太薄,圆才浑厚。太极这种拳,训练调动能力。如何调动,一节催一节。动手不为能,腰背催胛肋,这就强多了。天道煌煌,万物皆劲。所谓催,一节推动一节。
形意门的人腿功好,比如孙禄堂、孙存周、唐维禄都擅走,怎么练出来的?孙禄堂少年时每天跟着郭云深走马百多里,干嘛这么练?八极拳一代宗师李书文每天晚上要带着徒弟练神行,一次七八十里地,为什么这么练?练八卦掌的一辈子都在转圈。自然门走圈三年才能开拳。有些真东西没有了,如今说出来都没人信。
现在很多定步发劲很好的拳师一动起来就不行了,漏气了, 就是没有修练到灵劲的缘故.如果速度快, 力道大, 那已是一般人很难对付的一流拳手了. 这一点儘管细部要求中西不同, 但我们不可否认, 目前许多世界级别的格斗选手都可以做到这一步, 天下武功, 惟快硬不破, 洋鬼子真做到了,
看到这里,顾青心中忽然‘咯噔’一下!他本来觉得,拥有一张紫色天赋卡‘巨擘之子’。家境这一块,在那方世界当中,应当也算是极为不错的了吧。就算比不上帝王家,也肯定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比拟的。结果目前为止,顾青的替身都成长到四岁了,却只见过他老爹一面!并且似乎也没什么人去管他们娘俩的事儿。
曾听老辈人言,那些当年跺一脚把整个州都震一震的人物,如镖威沧州的八极戴二闾,神枪李书文,八卦手董海川,崩拳打天下之郭云深,为何能令一州武林降服,是在于其心胸,他们走道时,已将天下都看作自己所拥有的,所以做起事来亦干净利落,敢动常人之不敢动,又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因为他们已将天下容于心中,自不会在意一些琐碎细节。
--凌汉兴著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无不知道“裹、践、躜”乃为心意六合拳法之要义,但是对于“裹、践、躜”的真实含义,却没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练了一辈子的心意六合拳,也没有了解其义,结果练了一辈子胡涂拳,功夫总也上不去。
康伟老师:这东西真养到你身上了,你就又觉得不玄了,实实在在的,就是完成了一个力性的的变化过程而已!用出来时,那些“舍己从人、随曲就伸、引进落空----”等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是那个力性的自然体现,根本不是你有意去做就能做出来的,不思而得!打拳不知道在练什么,就是花拳绣腿。
首先要明确太极运动的性质,陈鑫太极拳论中阐述:“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丝不假(加)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也,不得名为太极拳”。贵在“自然”二字,说明太极拳是在完全自然状态下的运动,任何强求和强迫的行为都是不能要的。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