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赵海强正在制作“龙”形糖画。高雷 摄二月二,龙抬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糖画手艺人赵海强的工作室里,他正在绘制“龙”形糖画,孩子们围在一起近距离感受传统糖画技艺的魅力。
出生于糖画世家的95后曹冉,在儿时就开始接触糖画,到如今成为小乙糖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已经顺利接过了祖辈们递来的接力棒,小乙糖画也在2022年被评定为迎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
糖画这一颇具民间特色的工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画糖画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山东宁阳堽城镇樊营村李然然的祖辈历来靠作糖画谋生。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造型,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
以勺作笔,以糖当墨;凝神静气,运腕走勺。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一顿一抖,悄然成趣。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糖画,相传源于唐朝,后来糖画流入民间,依靠无数民间手艺人的代代相传,走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学汉绣、做蛋糕、画糖画……10月10日,34名新疆博乐市第三小学师生来到武汉市江汉区汉口辅仁小学CBD校区,和武汉的孩子们同上一堂课,体验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参观了校园,品尝了午饭,13:00,博乐三小学生开始体验汉口辅仁小学“辅仁有‘渔’”系列校本课程。
徐师傅在做糖画过年,是小孩可以名正言顺吃糖的时候。路过糖画摊的小孩,没有几个不驻足的,都怔怔地望着琳琅的糖画成品。头顶的展示架,插满了糖做的凤凰、花篮、美猴王。糖画的笔触似书法或国画,多留白。多个糖画交错叠放在一起,聚成一团镂空的琥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惠民县姜楼镇兰家村士翠糖画糖人,具有千年以上的传承史,源于唐代,大发展于明清,明清以后自四川经河南传入山东。以糖做成画和人物,可观可食,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主要在当地和北京经营。“以前家里的收入靠种地,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做非遗手工艺,一年收入20万左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路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区文化馆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线上举办“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路北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线上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