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傲冰(中)与获得“2023年度中津友谊奖学金”的学员合影。邱素莹在为学生上课。刘茹(前排右一)与本土汉语教师在培训期间合影。蔡傲冰在为学生辅导汉语水平考试相关内容。韩亚丹在带学生上课的路上。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首都为哈拉雷。
米莱是津巴布韦籍在华留学生,目前在浙江大学攻读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博士学位,他因为撰写硕士毕业论文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结下了深厚的缘分。米莱从缙云出发,研究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并通过实际行动把中国的乡村发展经验带到津巴布韦,同时也带着更多的非洲友人来看中国。
看起来像馒头,吃起来像面糊,捏起来嘛……是的,这是一道“很有手感”的非洲主食:津巴布韦Sadza。Sadza,是用磨碎的玉米粉和水混合制成的。在首都哈拉雷,曾在中国留学过的当地小伙大中带我们去了一家备受当地人喜爱的餐厅 Gava's,这里的Sadza通常会配上炖肉、豆子和蔬菜。
今天(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挂牌五周年。五年来,临港新片区发展如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先行先试成果?一起来看!近期,一家来自美国的著名车企在临港新片区成功办理了汽车售后场景的数据出境备案。
新春佳节,许多在安徽工作、学习的外国友人,以及来到安徽旅游的外国游客们,亲身体验独具特色的徽文化,感受中国传统年俗,欢乐喜庆过大年。为了庆祝蛇年新春,一场“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友人春节联谊活动在合肥骆岗公园热闹举行。
新华社沈阳3月6日电(记者王莹、丁非白、洪可润)“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寸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在位于辽宁省抚顺市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围坐在一起,用英文朗读《雷锋日记》中的内容。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曹丹)从新疆出发,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一路西行,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最终抵达吉尔吉斯斯坦……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传梭博物馆内,馆长郑芬兰正在规划下半年中亚地区的“寻梭之旅”。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留学生节在珠海高新区落幕。钱文攀 摄12月29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留学生节在珠海高新区圆满落幕。这场盛会吸引30多个国家、近700名海内外嘉宾齐聚,为全球顶尖创新资源、项目、人才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跨越百年的留学史,早已成为时代的注脚之一。1847年,三名珠海少年容闳、黄宽、黄胜赴美留学,拉开了中国海外留学的序幕。作为近代中国留学文化的发源地,“留学文化”成了珠海高新区唐家湾的标签,也镌刻着唐家湾“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
中新网丽水6月12日电(邵燕飞 周健)穿好围裙,津巴布韦留学生米莱在缙云烧饼师傅的指导下,揉面、包馅、撒芝麻、涂糖油……出炉后的烧饼咬上一口,“嘎吱”一声,口齿生津。“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烧饼,背后有着大故事。”米莱一边品尝一边说道。
10月8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学历教育留学生陆续到校办理报到手续,该批留学生来自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南非、津巴布韦、加纳和马来西亚等国。为做好留学生入学报到工作,该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丝路书院(国际教育学院)提前谋划、合理安排,择优选派留学生辅导员和迎新志愿者。
中新网丽水1月23日电(傅飞扬)“我体验了写福字、捏糖人、剪窗花、炸油条等活动,但最喜欢的还是青田鱼灯舞表演,人越多越热闹。”1月23日,正值中国南方小年,津巴布韦留学生米莱(Tungamirai Eric Mupona)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3月2日上午,在兰州大学的自习室里,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罗伯特和来自泰国的留学生陈浩杰正在一起准备特别的教案。“浩杰,你的泰语课堂播放的幻灯片怎么样啦?”来自津巴布韦的罗伯特询问搭档。“基本做好啦,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陈浩杰对自己精心准备的泰语课信心满满。
中国和非洲的友谊源远流长,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FOCAC)进行时,来自非洲的在苏留学生们也关注着这一盛会。他们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交流合作的见证者,也参与着中非国家的合作交流。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说的!